小時候的年趣
現(xiàn)在好多人對“年”已經(jīng)沒有了感覺,甚至不愿過年,我卻對過年一直是向往的期盼的,這源于兒時的一些記憶。
小時候,進(jìn)了臘月門兒,就開始有了年的味道。拿著剛剛發(fā)到手的《寒假作業(yè)》,來個速戰(zhàn)速決,沒幾天的功夫就全做完了。留下來的時間就只等著過大年。
那時候的零食少,袋裝的各色小吃很難見到。就算是有也是大人托出差的叔叔阿姨們從外地捎回來的,所以金貴得很。爸媽怕我們偷吃,就用一個大大的草編繡花大包盛起來,掛在高高的墻上,等到過年的時候再拿下來。
聽說附近爆米花的來了,母親就用一個布兜舀上一小搪瓷杯大米和玉米粒,再給我?guī)蠋讉€大布兜,和伙伴們結(jié)伴到一條不遠(yuǎn)的小街上去。老遠(yuǎn)就看見那里早已排起了長長的隊(duì),這也是考驗(yàn)我們耐心的時候。眼瞅著那“鐵葫蘆”在爐火上一圈圈地轉(zhuǎn)動,腳步一點(diǎn)點(diǎn)地挪動,希望也慢慢地近了?!稗Z”的一聲巨響,一陣煙霧過后,頓時香氣撲面而來,像珍珠粒一樣的大米花和金燦燦的玉米花已經(jīng)裝進(jìn)大布兜里了。
臘月二十三,大掃除過后,便開始忙著做吃的。這可是我最樂意的差事,小尾巴似的跟在大人后面。蒸年糕、蒸饅頭、花卷和脂餅樣樣齊全。這時我美滋滋地圍在面板旁,選一顆大大的長相好看的八角在脂餅上印下幾個漂亮的圖案。
緊接著開始炸年貨了。母親頭戴一頂居委會大媽那樣的白布帽,圍裙、套袖也一塊用上,坐在煤爐前炸那些提前腌制好的魚、肉、丸子和排骨,然后一盆兒一盆兒地分開放好。我像一只饞嘴的貓兒一樣乖乖地候在旁邊,最先品嘗剛出鍋的美味。
等到炸貨、豬蹄凍、酥鍋等冷盆菜都做好后,熟食就已經(jīng)準(zhǔn)備好了,年貨也就辦齊全了。等到年夜飯吃罷,大人們忙著包餃子、擺放糖果,我們小孩子便一溜煙兒跑到院子里玩耍去了。女孩子膽小,放的是“滴滴筋”、“小轉(zhuǎn)蝶”之類的煙花,男孩子放的則是“二踢腳”、“鉆天響”,煞是熱鬧。玩?zhèn)€痛快后打道回府,把疊得整整齊齊的新衣服放在枕頭邊,臉上帶著激動和喜悅進(jìn)入了夢鄉(xiāng)。因?yàn)槊鱾€兒還要起個早五更呢。
最讓人興奮的還是大年初一,我們保密許久的新衣終于亮相了,各個像孔雀開屏似的展示著,你瞅瞅我的,我看看你的,比比誰的更漂亮。等湊齊了人馬,就開始拜年了。男孩子和女孩子兵分兩路,我們女孩子的小隊(duì)總是跑在那群貪放鞭炮的男孩子前面。每到一家齊聲喊著“叔叔阿姨過年好”,他們總會抓一把糖果或花生塞進(jìn)我們的口袋里。等拜年回來我們可謂是戰(zhàn)果累累,新衣服的四個大口袋已經(jīng)鼓得像個大蛤蟆了。
聽著遠(yuǎn)近的爆竹聲,看著院落里“大地紅”鋪了一地,笑聲問候聲匯在一起,人們也都喜上了眉梢…… (物業(yè)部 王芳)